长安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李建桦从人头攒动的招聘会场挤出来,背包里的简历一张也没递出去。
“想找个福利好的工作,能定期旅个游、带薪休年假之类的,合适的太少了!”近两个月里,李建桦已经跑过三四场“无功而返”的招聘会了,“工作是下半辈子的事,就得找做得开心还有意义的!”
李建桦的求职经历是中国大学生就业变迁的一个缩影,对很多“90后”求职者而言,满足兴趣与实现人生意义比追求薪资更重要。记者23日在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冬季招聘会上看到,304家用人单位共发布14000多个就业岗位,大大超过了进场求职者的数量,可因考虑到晋升机制、福利补贴、平台前景等问题,许多前来应聘的大学生仍然“按兵不动”。
几家用人单位读懂了“90后”求职者的想法,在招聘海报显眼位置标注“解决北京户口”、“央企背景”、“免费旅游”等,吸引众人前来咨询、投递简历。据多家用人单位反馈,开口谈薪资的大学生渐少,普遍更关心“企业声誉”、“解决户口”、“带薪年假”、“员工旅游”、“租房补贴”甚至“期权”等软性福利。
杨芸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在她看来,“五险一金”、“交通补贴”、“节日福利”等应该是企业的“标准福利”,差别不大,而完善的培训与晋升体系、高效人性化的管理团队、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才是考量企业实力的关键所在。
“软福利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的薪资体现,对求职者很有吸引力。企业也在不断完善福利机制,提升文化氛围,适应新生代员工择业观念的转变。”一家科技公司人事经理黄琪说道。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约795万人,比2016年多出30万。2017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33万余人,市场化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对此,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就创中心杨媛表示,毕业生容易出现目标、职业规划不明确以及工作浮躁等现象,应及时合理调节心理状况,找准自身定位,并积极主动寻求职业指导。学校对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尤为重要,多开设相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创新创业培养课程,举办职业指导活动和就业讲座等,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供更大的职业空间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