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95后毕业生步入社会,“慢就业”正在成为新生代就业群体中的“另类”选择。他们的就业观真的如此另类?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群职场新人将如何规划未来?
广州日报记者调查采访发现,不同于80后、90后的“毕业即工作”模式,95后更多地考虑职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和就业质量,他们不将就不妥协,选择以暂缓就业的方式应对“迷茫”。
数据:近半95后认为工作不理想
据某招聘网站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成的以上95后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在外打拼,尽管他们对就业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仍有72.36%的95后选择的毕业关键词为“迷茫”。近半数人表示,毕业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工作不理想”和“找不到未来的方向”。数据显示,相比85后和90后,95后选择创业和平台型就业的意向更为明显,占比分别为12.61%和2.15%。
而令人欣喜的是,“城市合租”“适应新的环境”等这类往届毕业生担心较多的融入社会环境的问题,其占比反而最少。业内人士解释,这组数据反映的正是95后毕业生更为独立的生存意识和更具主观能动性的行为逻辑。
案例
迷茫型:先想清楚再行动
除了优越的家庭条件而毫无就业压力的毕业生,也有不少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是打算想清楚再行动。今年毕业的小张计划从7月中旬开始边打零工边搭车远行,去向往已久的西藏和新疆。小张表示,刚刚毕业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很担心选错方向。盲目就业则可能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造成影响。不如先体验大学时的“未完成list”,先去旅行,在开阔视野的同时,用更充足的时间思考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
创业型:正在创业或为创业做准备
作为活跃于社交网络的一代人,95后敢于尝试由互联网催生的各种新鲜职业。武汉毕业的小段就毅然地选择了一家刚创立不久的手游公司,任职市场专员职位的他不仅要身兼数职,必要时还要“客串”CEO助理,但他每天都“元气满满”,丝毫不觉疲倦。
小段告诉记者,创业型及发展中企业更为扁平化的管理,使毕业生在进入职场之初就能直接接触到VP、CEO,甚至VC,而这些人脉都将成为他的宝贵资源,他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未来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长大的95后群体,更具创新的独特想法和仗剑天涯的勇气,不少毕业生“毕业即创业”。而当各方面条件不够成熟时,互联网经济下催生的平台型就业也成为95后毕业生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