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个二线城市积极投身“百万人才大战”,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在一线城市“拼命赶人”,二线城市“疯狂收人”的大背景下,如何选择就业去向,成了今年数百万毕业生共同面临的“纠结”。
各个城市吸引人才的计划有着相似性,都在力推以落户指标、住房保障、安置补助为主打的保障政策。这种集体性的行动再次表达了一种趋势的强化:户口、住房、补贴已成为大多数毕业生择业时最为关心的内容,城市的人才招纳政策正在按这一代高校毕业生的普遍诉求进行“定制”。
归根结底,对于多数毕业生而言,就业去向的选择是基于个人利益的权衡。然而,在幅员辽阔的中国,还有许多不知名却急需人才的地方,难以在“百万人才大战”中刷出存在感,若是所有毕业生均以“利益对接”为标准选择就业去向,这些地方又该如何引进人才?
诚然,物质生活的保障是基础,年轻人在就业时对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有所考虑,也无可厚非。但是,青年的选择就是国家的未来,如果年轻人只以“保障”“户口”“薪资”“城市”衡量就业,我国大片的后发地区就会处于“被抛弃”状态。而从年轻人自身的角度讲,就业不仅是为了谋求生计,而且还是开掘和发现人生价值的途径。这种“开掘”,需要更宽的视域。
在海南鹦哥岭的工作站里,27名大学生在致力于森林保护的过程中,实现了他们保护自然的人生理想。在西藏边陲的军营里,河南千余名大学生志愿兵在戍卫边防中,实现了他们保家卫国的价值追求。仔细看过他们的访谈的人会发现,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家国的担当,已经和他们所追求的自我融为一体,让他们获得了沉甸甸的幸福感。
“我们活在世上不是为自己而向生活索取什么,而是试图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这句名言未必是在唱高调,而是说出了“马斯洛需求”中高层次的需求。在选择就业去向时,毕业生不妨放宽眼界,跳出功利性的条条框框,也许会发现更开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