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人工智能就成了热门话题,无论是AlphaGo还是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都让我们看到了智能社会的影子。就在我们畅想未来的时候,蓦然发现智能生活正在加速来到我们身边。
今年7月份,百度老总李彦宏刚刚乘坐无人驾驶汽车上了五环,11月2日,搭载“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的深圳巴士集团公交车就在福田保税区首发试运行,无人驾驶的公交车貌似正在由概念转化为现实。
当然,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在提升我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就如以往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在替代了许多传统岗位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岗位,许多人都将面临着就业变迁。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近日发布的《JOBS LOST, JOBS GAINED: WORKFORCE TRANSITIONS IN A TIME OF AUTOMATION》(自动化时代的劳动力转移研究报告)中预测,在自动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到2030年,机器人将取代全球8亿个工作岗位,全球约有3.75亿人口将面临重新就业,其中中国占1亿。
这项调查报告涉及全球46个国家800多种职业,并且就自动化进程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分类预测。
从国家角度来看,相比发展中国家而言,发达国家受到的影响更大。在自动化进程发展相对缓和的情况下,德国、美国分别有近四分之一的岗位将被机器取代,中国有16%的岗位将被取代,而印度则仅仅有9%的工作岗位被取代。
再从工作行业上来看,在报告研究的11个行业大类中,涉及到创意工作(艺术家、设计师、娱乐业从业者、媒体工作者)、技术类工程师(计算机工程师、专家)、管理类以及社会互动类(餐饮服务人员、零售及线上销售人员、一对一理疗师、娱乐业服务员、造型师、酒店及旅行相关从业者)的岗位需求增长明显,因为机器还无法在这些领域取代人类。另一方面,那些在可预测环境中进行物理活动的部分岗位(机器安装修理人员、安保服务、博彩业从业者、洗碗工、清洁人员、食物准备工人)需求将出现明显下降。
对于中国而言,除了上述4类行业之外,教师(学校教师、高等教育、其他教育业专业人士)、医护人员(医生、护士、医师助手、药剂师、理疗师、保健员、保育员以及保健技师)与专业人士(客户经理、工程师、商业及金融专家、律师及法官、数学专家、科学家以及学者)的岗位需求也面临着大幅增加,其中教师与医护人员的岗位需求分别预测增长119%与122%。
其实,从长远角度来看,随着科技的发展,或许没有任何一个岗位能够保证永远不被替代,只是过去技术革命的影响或许需要一两代人才会明显显现,而如今只需要几年或者十几年。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未来高速发展的工作环境提前做好准备,努力掌握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能,保持我们价值的稀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