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有一些规则表面上不能明文规定,但是暗地里却形成了心照不宣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潜在规则,我们可以称之为:暗规则。
这种规则的背后会牵扯太多人的利益,所以一般即使曝光出来,也很难清理干净,它会换一种形式继续存在。
因为有些暗规则不能给大家讲得太透,所以今天只讲三个故事:
?别在意头衔
?别拿不该拿的钱
?砍断别人的腿,你不一定走的更快
1.别在意头衔和职位
现在如果你是一个求职者,摆在你面前的有这么两份工作:
A公司200人,一个后勤部门经理岗位,下面有7个员工,试用期3个月,但是试用期也是发全薪,五险一金,月工资税后7000元。
B公司20人,一个业务副总岗位,下面只有1个员工,试用期6个月,试用期只发工资的80%,只有五险,没有一金,月工资税后3200元。如果年终完成公司30多种考核,额外补发8万元奖金,如果没有完成,奖金扣除。
你会如何选择?
经理?副总?在后勤办公室?挑战自己业务管理能力?7个部门员工?1个员工?
月薪7000拿到手,还是完成年终考核完成补发8万奖金?
每个人的想法不一,但这是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一个真实故事。
当初朋友因为买房,生活成本上升,压力骤增,选择了跳槽。
一开始的时候,他在A公司的后勤部门做经理,带着7个小伙伴,每天工作开展的井井有序,氛围融洽,工作无压力,月收入7000元,有五险还有一金。
后来猎头推荐了一个B公司的业务副总岗位。
朋友脑袋一热,觉得对方公司的岗位是个副总,相对于现在A公司的部门经理来说,头衔是上升的。虽然月工资低了一些,但是如果搏一把成功了,年底收入还是客观的。
就这样,朋友辞去了A公司的部门经理工作,跳槽去了B公司做业务副总。
去了以后才发现,到处都是坑。
副总手下只有一个人,还是个新人,自己既要带人又要亲自做业务。
和自己搭档的另外一个部门经理,因为想当副总没有当上,每天怂恿所在部门的8-9个人各种不配合工作。
有虚职无实权,总经理躲在后面看好戏,美其名曰给你锻炼的机会。
每个月的收入微薄的连房贷都不够,年底各种考核30多种,拿到的奖金也就不到2000块钱,损失了收入,还把自己弄得快成小市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