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伊始,2018届毕业生随即投入“校招大战”。备受求职者关注的“金九银十”,14所高校及第三方平台,对超过5000名学生、200家企业HR进行了调查,并于日前发布了《2018校招趋势洞察》。
有意思的是,调查数据显示:拿着一手好牌的名校毕业生反而offer数量更少,“海归”留学生最想进本土企业。
“好公司”标准各异 留学生想进本土企业
普遍来看,初出茅庐的应届生认为第一份工作公司比岗位重要。调查显示,500强企业在校招中最受青睐,且吸引力逐年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比例从2015年的20%激增至2017年的42%。
创业公司同样吸引着一批“爱折腾”的追随者。随着国内掀起的一轮创业热,2016年渴望进入创业公司的比例达到31%,而2017年比例有所下降,应届生对于创业逐渐趋于理性。
具体到不同院校的毕业生,对于“好公司”的期待也不同。接受调查的985、211院校学生中有半数希望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国内普通院校毕业学生多数希望进入有发展潜力的创业公司。有趣的是,有着海外留学背景的学生却更希望进入资深的本土企业,比例超过36%。分析人士认为,这也说明了近年来我国本土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提升,成功吸引海外人才归国效力。
有意思的是,名校毕业并不就意味着有更多的Offer
名校生反而Offer少 摆正心态更重要
对于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学生而言,Offer的数量与质量是他们进入社会的第一份成绩单。从过去三年校招统计数据来看,硕士生相比于本科和博士生而言,平均Offer数更多;虽然一本Offer数量显著高于二本,但毕业于985、211名校的学生反而Offer数量更少,甚至其中超过20%的人表示没有收到任何Offer。
“可见,并非名牌大学就意味着更多的Offer。”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不摆正求职心态,也没有在面试前对目标公司的人才需求和企业文化做足功课,那么即使拿着一手好牌,也很有可能在校招的激烈竞争中惨遭淘汰。
“选人”标准多元化 世界500强更“看脸”
对于尚无过多工作经验的应届生来说,企业对其进行评估时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对此,不同企业的侧重点不同。
根据调查数据,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1%的HR表示最为看中的是面试表现,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和资深本土企业则表示更加看重教育背景,创业公司则主要更看重社会实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