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诸暨草塔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
一、
诸暨市草塔中学是浙江省重点中学,座落于西施故里五泄江畔的经济重镇----草塔镇。地理位置优越,面临绍富公路、背靠杭金省道、东与国际祙都大唐镇接壤、西北毗连五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距杭金衢高速公路出口8公里,交通方便,闹中取静,是读书求知的理想之地。
草塔中学的前身系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的智胜公学,1946年与文义学校合并后,校名迭改,为“莼塘(草塔)镇中心国民学校”,为“草塔镇完全小学”,为“小西区中心小学”,为“诸暨县第七初级中学”,于1958年名为“草塔中学”,至今已历百年。
(一)智胜公学
清光绪帝《明定国事诏》
智胜公学是晚清戊戌变法和庚子国变以来,有识之士为中国自强而进行一系列变革的产物。光绪二十四年(1898)六月,清廷颁《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诏书中明令“省会的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府城的书院改为中等学堂;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地方捐办的义学、社学,亦令中西兼习,奖励绅民兴学”(《中国教育史新编》P313页)。后以变法失败而告终。光绪三十年(1904)一月,张百熙、张之洞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史称 “癸卯学制”。规定: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设初等小学堂五年、高等小学堂四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四年。课程:修身、经学、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理科、体操、图画、英文、唱歌。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盛京将军赵尔巽、两湖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两广总督岺春煊等认为:科举一日不停,学堂绝无大兴之望。若能停止科举,建立学校,则可以“广学育才,化民成俗,内定同势,外服强邻,转危为安”(《中国教育史新编》P316页)。奏请立停科举,兴办学校。清廷迫于形势,于八月下诏“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由此中国历史上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彻底打破了当时学子的科举出仕之梦,在无试(指科举考试)可考,又无学(指新式学校)可入的情势下,兴办新式学堂成为当时教育的第一要务。自此中国教育开始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诸暨是个素重耕读传家的地方,常得地方风气之先,在此种情势之下,一批新式学校应时而生。草塔作为诸暨三大古镇之一,商业繁荣,文化发达,是西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仅镇上赵氏家族在清代就有“五进士九举人”之说,藏绿村的周氏家族在清代由科举而出仕者更是连绵不绝,名闻全县。当此风起云涌的特殊历史转折时期,藏绿的周光藻与草塔的赵庆祺顺时而变,主动请缨,开始了筹建智胜公学的艰难历程,拉开了西乡新式学校教育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