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高中毕业证样本信息网!

网站手机版 今日更新

杭州江心岛中学毕业证样本


杭州江心岛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紧靠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一座水景花园式的现代化校舍,承载了“营造绿色教育生态”的理想。不得不承认,这所以“为学生成功提供优质服务,为教师成功提供优质环境”为办学宗旨,崇尚德育、素质、人本教育的杭州市江心岛中学,坐落在同样充满了人文气息的国家五星级示范小区稻香园社区里,的确是相得益彰。  然而在当前应试教育的主流中,这所学校似乎显得如此的“格格不入”。当其他学  校拼命给学生补课,恨不得一周七天连轴学习时,每到假期前,家长们纷纷提出“别的学校都补课,我们为什么不补”的质疑时,这里的学生却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一会儿与中央电视台搞“西湖比武”,一会儿搞“心屿电台96.8”,在学与玩的合理调配下享受成长的快乐。  但就是这样一所“不务正业”的公办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却一直稳居杭州市公办初中前列,2005年升学率更是位居下城区公办初中第一,近年来学生在全国、省、市、区级各类竞赛及区级以上各类评比中有500人次获奖……到底这所学校有什么奥秘,能够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中生存得如此另类而又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中发展得如此潇洒?  生态德育  从记录成长、开门找喜说起  教育追求成长,而不仅仅是成绩  刚跨进江心岛中学大门的第一分钟,这所学校就彻底震撼了笔者——当我们遇到的第一个孩子跑过陈锋]校随着一声“校长好”,他竟然毕恭毕敬地向陈校长鞠了一躬,陈校长也非常自然地回了礼。从校门到校长办公室的一路上,这种场景不断出现,让人惊讶的同时却又感到了一种异常的和谐。  是学校要求学生这么做的吗?一名九年级学生的话,打消了记者的疑问:“一开始我根本没这习惯,看到校长、老师总是假装没看见,低着头加快速度走过去。后来同学们向老师问好的越来越多,再后来有一天,我终于也鼓足勇气微笑着向老师鞠躬问好。抬起头来的时候,发现特别温馨,久而久之这就成了很自然的事。”“问好,只是一件小事,只是德育工作的一个起点。我们都说‘教书育人’,‘育人’的重要性应该远远要超过‘教书’,遗憾的是现实中往往却本末倒置。一些学校往往只重视成绩,却忽视学生对成长的需求。”陈校长说,德育是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应该放在学生发展过程中才能实施。成功的德育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体验成长的愉悦。早在2003年底,江心岛中学七学生的成绩报告单就变了脸,由原来一张纸上记录各科成绩的简单形式,变成了一本5页的小册子,叫“我的成长轨迹”。新成绩单增加了学生的自我评价,由“开学初的我”、“期中的我”、“期末的我”组成的发展性自我评价取代了传统的学期小结,“成长中的收获”、“成长中的快乐”、“成长中的烦恼”等栏目表现学生的心理特征。有些学生在自我评价一栏中写得非常诚恳,分析了下半学期单科成绩退步的原因,以及自己在其他各方面包括思想上的成长和进步,家长看了这样的自我评价,绝不会因为成绩不好而为难孩子。多元评价,多元实践,是江心岛中学德育教育的精髓所在!在日常的教学中,学校还穿插了评选“校园之星”活动,让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展示才华、体验成功;倡议学生争做“廉洁小先锋”,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观念;开展感恩行动,加强同伴互助。更重要的是,江心岛中学没有关起门来搞德育,而是联系社会、联系生活促进校内的德育教育。去年年初,学校联合稻香园社区策划了“喜鹊行动”——哪家的孩子在学校里获奖了,学校就会在第一时间把喜报寄到社区,社区负责立即通知家长并在社区里张榜宣传。同样的,如果孩子在社区里参加志愿者或者其他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社区也会给他颁发证书,并且把喜报寄到学校,由学校负责宣传。“以点带面,以少带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这个找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多元评价的过程,同时社区、家长和学校三方形成合力,从报喜发展到‘扩’喜,使学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认同感。”陈校长颇为满意自己的这个首创行动,“让孩子快乐地成为最好的他自己,就像冰心说的‘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教育境界。”生态课堂  从逃离暖房、打破花盆想起  教育要引领,而不要迎合  构建生态课堂,是江心岛中学奉行的教育理念。那么生态课堂究竟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陈锋对课堂中的不生态现象进行了一番扫描。传统的课堂就像一个暖房,学生过于依赖老师,不会思考,不善提问,如同“盆花”。“花盆效应”削弱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僵化了学生的学习方法。生态的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知识的舞台,也不是学生接收知识的电台,而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媒介。  还有些老师平时高高在上,不注意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到要开公开课之前,就命令全班学生上公开课时人人都要举手,谁不举手课后就找谁麻烦,这就是典型的“蛙水”师生关系,需要时才想到要跳进“水”中,关键时刻才想到下达这样的命令。“其实,师生之间应该是合作对话,平等信任,民主互尊的,应该变‘蛙水’关系为‘鱼水’关系,鱼永远离不开水,水能给鱼动力和灵感。”陈校长说。  那么,让“生态”的教学理念渗入到江心岛中学的课堂又是怎样的效果?继“沟通你我他信箱”之后,学校又开辟了“教师工作坊”,利用教师个人网页的留言版,以网上聊天的形式,成为同学可信赖的伙伴;数学老师借用开心辞典、幸运52等综艺节目方式,对重点概念进行层层铺垫,激发学生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英语老师则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硬环境,根据课程的内容与形式的需要,采用分组形、马蹄形、V字形、弧形、扇形、圆形等课桌排列方式,增加生生交往和师生互动,避免产生课堂死角,成功营造了鱼水般的师生关系。  生态课堂的主阵地在课堂。“我们应该重建学科文化,为孩子搭建一个理想的课堂!在理想的课堂环境中学习,不愁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不去。教师‘教’得有效,学生也‘学’有所获。”作为积极实践新课程改革的省特级教师,陈锋认为,应该坚持学科文化追求,结合学科的特点,通过情感陶冶、艺术渗透、活动参与和融通生活,创设和优化学科文化情境,为学生搭建起理想的课堂生活,改变孩子被动、机械的学习方式,将孩子从枯燥、乏味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才是提高教学质量、营造生态课堂的根本出路。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也不是标准化生产的零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头脑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一提抓教学质量,有的学校就把课堂搞得死气沉沉,把学生逼得死去活来,这注定是死路一条!”陈校长掷地有声地说道。  在江心岛中学的一堂《相似三角形》课的开始,老师请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相似三角形的例子,第一个学生回答:大小三角板,第二个学生则说楼梯。老师问全班同学楼梯是不是相似三角形。此时答案不一,教师似乎也不能完全理解第二个学生的意思。于是,老师根据学生的比划,在黑板上画下了楼梯的草图,添上适当的辅助线后发现,其实楼梯正是由多组相似的直角三角形组成的。随后,整堂课的教学就自然地生发、展开。  “我的小学同学听说我们学校上课这么新奇、这么好玩,又能学到知识,都羡慕我能进这么好的学校。”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听到了孩子这样的话语。能够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正是江心岛中学生态课堂的成功之处。  生态校园  从以人为本、秀外慧中做起  学校文化不仅需要MBA,更要传承学校精神的DNA穿过一条葡萄藤蔓延的长廊,陈校长带记者参观的第一个校园“景点”是一面墙,上面贴着有关学校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以及一整套包括学校办公设备、学生制服徽标设计、标识识别设计等在内的学校VI系统资料。在学校里导入眼下在大企业才见得到的VI系统(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可以说又是陈校长的又一大创举。  以一只大鸟和一只小鸟在两片绿叶互相环绕为基本构成元素,以蓝色和绿色为基本色调,蓝色背景寓意学校为师生成功搭建的广阔平台,绿色赋予大鸟和小鸟生机与活力,表现小鸟在大鸟的悉心呵护下,并肩在蔚蓝的天际自由翱翔,江心岛中学的标志图形正好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全校师生众多创意中挑选出的这一设计简洁又不失温馨,大气又不缺亲和。  对于在校园文化中导入VI,陈校长觉得这不是“做秀”,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学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导入VI并非以经济利益为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视觉形象策划,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浓浓的素质教育氛围。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学校形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一个积极向上、宁静有序、健康和谐的视觉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果将生态回归它最初的含义,除了软环境以外,谁不渴望能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江心岛中学的校园不算“阔绰”,教学楼不够气派,占地也不够辽阔,然而可以说仍有着秀外慧中的绿色校园生态。  “校园生态同样是整合课程最好的媒介。生态校园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斑斓的色彩和对称的比例,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活动极其重要的潜在条件。”陈校长说,“你看,校园里的一棵老桂花树,包含了多少的童话故事,多少的数学问题,多少植物繁衍成长的历程,多少树的造型及颜色,以及多少植物与土地、气候的关系,这点东西就涵盖了语文、数学、生物、美术以及社会很多学科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