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大学生就业难,是毕业生数量增加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但从深层次看,并不是简单的“人多岗少”,而是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与需求脱节。一方面大学生忙着找工作,另一方面许多岗位却无人问津,市场需求状况不能及时有效地反馈到高校。
另外,就业指导力度不够。许多专门从事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老师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学生自身认识的转变固然重要,但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也不容忽视。
目前从总体上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规范性、针对性。大学生由于得不到全面、具体的帮助,只能在实践中摸索,自己去了解信息、调整目标和心态,这难免会走弯路,浪费时间和精力。
有的高校由于延续传统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存在重成绩轻能力、重学习轻创新的倾向,使得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岗位需求脱节。
还有,准入障碍难以逾越。许多企业认为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举办职业培训会增加企业成本,故要求求职者具有2至3年的工作经验。此外,性别、学校、学历和专业等多种因素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依然存在,毕业生自我价值期望过高,自身定位不准等观念的鸿沟难以逾越。
因此一些教育专家建议,对高等学校的评价,要变单一指标考核为多元指标考核,尤其是要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指标。
作为政府的就业和教育主管部门,则要切实发挥好就业指导和服务作用,尽快建立起一个中长期人才需求变化的信息发布平台,同时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整合,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作为用人单位,在遴选人才时,既要抛弃那种不切实际片面要求“工作经验”的苛刻做法,又要摒弃那种只看学历不重实际能力的偏颇举措。另外,企业和学校还应多搭建交流平台。
而作为大学生求职者,平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毕业求职时,也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观念,从基层职业做起,从现在所能得到的职位做起,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文章整理:人在职场网站 http://www.rzzch.cn
职场贴士:不管你自认为多么谦逊,也请不要在会议上说类似我的想法不成熟,只是提议大家参考一下诸如此类的话,那会使公司上下的人在内心里给你打上不信任的分数。一个人的自信是非常有渗透力的,所以在你需要把自己的设想与观点摆在桌面上时,开门见山,少兜圈子会为你赢得主动权,奠定自己在高层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