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平江第二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基本内容平江二中是我的母校。从1954年秋季考进合口完小,1956年秋季考进合口完小附中,到1959年秋季毕业于临澧二中,我在这里学习和生活了整整5年。借合口镇政协联络处编辑地方文史专集之际,很高兴把我与母校的情缘作一简要记述。
二中,我的乳娘
合口镇兴办教育的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的龙池书院。辛亥革命后,1916年,知名人士李备堂在合口镇北郊老虎塌举办临澧北乡民新小学校。1922年,邵维新等同仁在合口镇三元口兴办临澧第二联合高等小学校。1931年,邓竹铭等同仁在合口镇东郊虎耳垱五通庙兴办临澧县第二高级小学。我的母亲王琼香曾在这所学校读书。我小的时候,母亲常给我讲起她在虎耳垱五通庙学校读书的情景。她教给一首儿歌:“妇儿党,妇儿党,妇女儿童上了新学堂”(妇儿党即虎耳垱的谐音)。1941年,临澧县第二高级小学更名为临澧合口中心国民学校。
解放后,1949年9月,人民政府将临澧合口中心国民学校改建为临澧县合口完全小学,校址仍在合口镇东郊虎耳垱五通庙。1952年由合口联校校长邵国寿兼任校长,刘登玉任副校长。我于1954年夏季从家乡楠樟桥小学初小毕业,同年秋季考入合口完小高小班。来到母亲的母校读书,不免对这所学校增添了一分特殊的感情。我们同届的四个班,分别编为36、37、38、39班。我在37班,班主任是李学勤老师,我是学生班长。当时的五通庙合口完小,是一所设施完善、校园优美的学校。校舍由东、西、南、北楼组成,楼与楼之间由走廊和天井连接。南、北、西楼是教室,东楼是老师办公室和学生宿舍。校园北边是虎耳垱,南边是澧水河,西边是大操场,东边是农田。在校园南边与澧水河北岸之间,有楚大夫申鸣的墓地。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墓地上立着刻有“楚大夫申鸣之墓”几个大字的石碑。古代合口地区与楚文化的渊源,由此可见一斑(五通庙合口完小在20世纪60年代,校址全部被合口轧花厂征用,学校由合口镇东郊迁至西郊)。
1955年秋季的一天,合口完小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刘登玉,从县城回来向全校师生传达了一个最令人振奋的消息:“以上级批准,合口完小附设两个初中班,以此为起点,不久以后建成一所正式中学”。大学听了无不兴高采烈。特别是我们这些即将高小毕业,正苦于如何能升中学的同学,更是喜出望外。过去临澧县仅在县城里有一所中学。受当时交通和经济双重困难的制约,澧水流域的学生想要到县城读中学,只能望而生畏,许多人读完高小就只能失学了。现在,合口镇要兴办中学,我们这些贫困家庭的学生,可以在家门口上中学了,谁不高兴呢!附中校址在紧连五通庙合口完小东边的一块农田上。在修建校舍的过程中,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平整地基,搬运建筑材料,给建筑工人当小工……,谁不愿意为新建学校多做点贡献呢!记得有一年暑假,我留在学校给瓦匠师傅打下手,酷热难当,头昏眼花。有一次错把装在玻璃杯里的煤油当凉开水,喝了好几口,急得老师送我到医院去灌肠抢救。忆及当年初创二中的艰辛,真是感慨万千。刘登玉书记当时曾写诗称道:“勤俭把校建,师生动手干。少把拨款花,省下五千元。”在那个时候,能节省五千元人民币,可不是个小数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