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高中毕业证样本信息网!

网站手机版 今日更新

大同铁路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


大同铁路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校址变迁

1956年9月建校时,校址位于远离职工生活区的卧虎湾。 1957年,学校搬迁至职工生活区新华街(现大同工务段)。当时,受分局管界影响,除大同城区的学生外,还有来自于包头、呼和、集宁、丰镇以及张家口等地的住校生。1963年4月,学校迁入现址(大同市城区操场城街)。

建制沿革

1956年建校时只有初一年级,招收352名学生,编成8个教学班,教职工58人,校名“大同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受左倾思想影响,学校曾在1958年上半年把初一年级较好的学生集中成两个“跃进班”,加课时赶进度,试图学生“跃进”毕业,但这种违背教学规律的做法很快就停止了。  1960年秋季,学校始设高中部,至此,大同铁一中才正式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在此间,铁中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停课,红卫兵大串联开始。1968年5月30日“大同铁路职工子弟中学革命委员会”成立。此后,学校开始实行“革委会”主任负责制。同年9月,“工宣队”、“军宣队”进驻学校,教师上山下乡。1969年,学校对学生实行连排编制。

1971年4月,大同铁路职工子弟中学改为铁一中,部分师生被抽出组成铁二中。1972年,学校取消连排编制,恢复教研组和年级编制至今。1977年11月,根据中央(77)45号文件精神,“工宣队”撤出,不久,又取消“革命委员会”机构。

1978年9月,学校完全恢复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下设教导处、总务处、政工室、人事室、团委以及少先队等机构。这种管理机制一直延续至今。

办学条件

1956年建校时,卧虎湾校址校舍简陋,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极差。迁到现址后直到1987年,学校只有一幢教学楼(包括学生实验室两个、阅览室一个,最多能容纳30个教学班),学生宿舍和食堂都是平房,供暖和就餐条件简陋。1987年和1998年分局又先后新建学生宿舍楼两幢以及同时容纳500人就餐的学生食堂。1993年,分局出资新建实验楼一幢,配备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两个,附带能容纳近400人的演播厅一个。1997年分局又投入巨资新建能容纳40个教学班的教学楼一幢。附有多功能微机教室两个、英语听力教室两个、学生阅览室一个、专用音乐教室两个。2000年分局出资设置交互式多媒体校园网,硬化操场,绿化校园。办公室配置了电脑、改善了体育设施、充实了学校图书和电教资料。到目前,在校学生人数达3000余人,共48个教学班。在职教职工168人。其中高级教师43人,中教一级教师65人,省级教学能手3人,市级教学能手31人,学科带头人4人,骨干教师9人,铁一中的办学条件已日趋完善。